
丁淑月,女,汉族,中共党员,艺术学博士,教授,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四川省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丁淑月同志工作室。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工一支部优秀支部“以媒传美”优秀工作法。2020年-2021年被教育部选派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艺术学和跨文化艺术传播研究,期间荣获北京大学“学术成果”奖。中国国际艺术教育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联盟主席,四川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绵阳电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称号。担任中共统战部四川欧美同学会·四川留学人员第二届新任理事。在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际期刊发表诸多学术论文。撰写俄文专著一部,国内外发表核心学术文章8篇,其他论文30余篇。参加国际研讨会19次。其中一篇文章被德国明斯特大学收录。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和白俄罗斯民族音乐艺术精神协同》。国家社科艺术项目第一参与人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立项15万、四川省人社厅留学资助项目立项5万、四川艺术基金项目级项目立项40万等项目。
作为主研人先后参与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项目等申报工作。成功申报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及融入方法研究,项目编号:Mnu-JY2000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晚会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并获得多项省级奖项。此外,积极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实习试讲工作。从2017年开始至今每年指导本科毕业学生的论文写作共计20人次。完成学院规定的青年教师指导工作(指导党员游媛媛老师参加“川渝两地高校教师风采大赛”荣获二等奖、四川省经典诵读大赛获得一等奖、指导党员张浩老师参加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指导大学生社团“主持人俱乐部”、创作音乐小品短剧《礼物》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指导支部党员第二届四川省青年朗诵大会获得优秀教师奖。
成功举办课程思政专场音乐会《归来的云雀》受到业界一致好评。两次受邀参加圣彼得堡赫尔国际声乐比赛,获得国际文化艺术节声乐金奖。连续两年担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合唱团领唱并多次获奖。2020、2021年分别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银奖,至2022年获得该项赛事的省级一等奖,并连续三年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创作音乐小品短剧《礼物》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开展艺术实践《康定情歌》等大型艺术晚会。2021年顺利完成校级学术报告《北大归来话“声音”——“声音是有气质的”》。2022年1月在(北京)中国国际艺术教育大会上代表绵阳师范学院发言。荣获中共统战部——四川欧美同学会 留学人员2022年度优秀会员。2023年4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联盟会主席。2023年1月四川师范大学批准新增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2023年3月武里南皇家大学批准新增国内艺术教育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邓咏涛,教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电视艺术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专家,四川省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绵阳市朗诵艺术协会总监,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和专业教学27年。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在国内外各类专业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指导各类学科竞赛获奖5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获奖40余项,多次被评为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主要从事语言传播研究与节目创作;主讲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等。

杨梅,女,副研究员,民族学博士在读,四川省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四川音乐学院杰出校友会发起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心理学协会会员,影视人类学学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绵阳师范学院川西北音乐研究中心成员。工作至今发表CSSCI来源核心期刊2篇,北大核心期刊8篇,主持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1项,市厅级课题30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全国性奖项1项、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奖3项,市级奖项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1项,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主编教材有《大学生音乐素养通识教程》。创作歌词十余首、歌曲3首。主讲《主持人形体训练》、《主持人礼仪》、《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与作品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等课程。

游媛媛,中共党员,副教授,西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西南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在读,绵阳市“优秀教师”,绵阳师范学院“教学良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四川省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绵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
出版专著1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6项,讲授课程《播音创作基础》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曾获四川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四川省第三届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2022年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四川省一等奖;四川省第五届、第六届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四川省首届、第三届大学生乡村振兴网络主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张浩,中共党员,播音主持硕士,讲师,三级艺术研究,播音教研室主任,普通话一级甲等,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教育委员会理事,绵阳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马来西亚社会科学协会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言艺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人社部高级礼仪主持人,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负责人,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一等奖,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经典诵读大赛高校教师组一等奖,四川省国防办、四川省教育厅“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一等奖,四川省职工诵读大赛金奖,四川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四川省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三等奖等,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中评为“优秀工作者”,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三十余项,多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主讲《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经典诵读》等课程。

侯瑞华,男,河南新乡人,讲师。本科:河南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播音方向)。讲授《中国播音学》《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播音与主持》等课程。获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等。

孙景乐,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助教。曾发表论文《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研究》、《后现代语境下的真人秀节目研究》、《试论网络传播中的“链接特性”对传播力的影响》等十余篇。现担任《普通话语音发声》、《文艺作品演播》、《播音主持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陈俊岚,女,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广播电视硕士研究生。主持3项市厅级课题,参编著作3本。指导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多次被评为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如:第十九届“德艺双馨”四川省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 “优秀艺术指导教师奖”、“天府诵·道古今”第三届四川省青少年朗诵大会“优秀指导老师奖”、“天府诵·耀未来”第二届四川省青少年朗诵大会“优秀指导老师奖”等。获十六届绵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思政组)“一等奖”。主讲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等。

王勖雅,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欧美同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动漫大赛四川省优秀指导教师,夏青杯朗诵大赛四川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主持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与传播,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主要教授主持人即兴口语和广播播音等课程。